看围棋象棋等项目 女性智力真不如男性吗_国际足球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2024-11-13 15

  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正在韩国鏖战,中国两大世界冠军被韩国两位女子棋手淘汰,成为棋圈热议的话题。

  辜梓豪以半目之差负于崔精,这是他继2019年LG杯之后再负这位韩国女子实力第一人,而在今年,辜梓豪还在应氏杯中被另一位韩国女将金恩持淘汰。

  谢尔豪则输给了17岁的金恩持,后者被誉为围棋天才少女,在AI时代强势崛起。

  棋界对“二豪”输给女棋手的反应,惊讶声音居多,而一些棋迷则调侃他们中了美人计,话里话外隐含的意思是:男棋手输给女棋手,不应该。

  这就牵涉到体育圈一个有趣又敏感的话题,男女差异。

  现实情况是,在涉及力量、爆发力、速度等体能竞技项目上,男女差别明显,需要分开性别来进行比赛。

  那么在围棋、国际象棋等智力运动上,男女的差异是否也这么明显呢?

  从成绩上看,男强女弱是实际情况。

  以围棋为例。

  自从1988年富士通杯创立以来,世界围棋大赛(男女混合参赛)至今共产生过130个世界冠军,全部是男子棋手。

  女子棋手打进世界大赛冠亚军决赛的,36年里只有过一次:2022年崔精杀入三星杯决赛,获得亚军。在此之前,女子棋手的最佳战绩,是1992年应氏杯,中国女子王者芮乃伟杀进四强。

  在国际象棋圈,也是男子占据统治地位,能够杀进世界排名前十的女棋手凤毛麟角,2003年才出现第一位能够跻身前十的女选手(小波尔加)。

  这种成绩上的差异能否说明,男女在智力上也存在明显差别?

  不能。

  不可否认,持男女智力差异论者,历来不在少数,比如国际象棋联合会副主席奈杰尔-肖特就曾表示:“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天生就非常不同。”这话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

  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也曾公开说,从统计学上看,男性智力值的摇摆度比女性大,落在两个极端的比例都更大。换句话说,男性聪明的更聪明,傻的更傻。

  说过这话后,萨默斯被指涉嫌歧视女性,被迫辞职。

  还有一种声音称,智力运动虽是脑力比拼,但其实体力消耗也是巨大的,体能情况会影响专注度,因此男女智力运动成绩差异,是体力差别的反映。

  以上这些声音都在强调男女的天然性别差异,但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也许更关键的因素:环境与机会的公平性。

  还是拿围棋举例子。

  女棋手出成绩不容易,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女子围棋人口和参赛棋手的基数本来就少。

  在中国学围棋的孩子中,男女比例在低龄棋童中大概是5比1的情况,这也许和中日韩东亚三国的传统观念恐怕不无关系,“女孩要有女孩样”,舞蹈、音乐等特长领域,是更受女孩家长青睐的项目。

  “女生下不过男生”的先天刻板印象,无形中也会让很多女孩和家长更倾向于只将围棋作为智力启蒙的工具,而将目标定为晋升职业的比例很小。你会看到,随着年龄和水平增长,继续学棋的男女棋手比例差,会逐渐接近10比1。

  再看职业棋手的情况。从1986年到2021年,中国定段的职业棋手共757人,其中男子597人,女子160人,接近8比2的比例。

  根据竞技体育“塔基和塔尖”的关系规律,项目人口基数少,产生顶尖精英的概率会随之减少,摸高的上限也会下调,这其实也是顶尖实力女棋手相对较少的规律性原因。

  世界大赛的参赛名额,虽然是男女混同参赛,但从资格赛到本赛,男女棋手的人数差别较大,本身参赛的女棋手就偏少。本届三星杯本赛32人里,参赛女棋手只有2人,突围而出冲击顶峰的难度自然更大。

  必须指出,如果培养环境、训练比赛条件、个人专注度等因素对等时,女棋手并不比男棋手存在天然劣势,只要条件许可,顶尖女子棋手打爆男子同行的事情,其实不算鲜见。

  以两次击败辜梓豪的崔精为例,男选手输给她,没有人会觉得太丢人,因为这位韩国女将确实是具备男子顶尖实力的,打进过世界大赛决赛,过去她的手下败将还包括时越、杨鼎新、卞相壹、一力辽等一众男子世界冠军。

  另一个大神级的女棋手案例,是中国的芮乃伟。

  韩国围棋如日中天的霸主时代,这位客座韩国的中国女侠,屡屡令四大天王折戟:淘汰李昌镐杀进应氏杯四强、国手战串烧李昌镐和曹薰铉师徒,成为首个夺下韩国男子头衔战冠军的女棋手;九段最强战挑落刘昌赫夺冠……

  面对巅峰期的世界第一人李昌镐,芮乃伟交手总成绩是11战6胜5负,而在40岁前更是以6比2碾压石佛,这是中国多少男棋手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你认为,崔精和芮乃伟这样的个体,是女棋手中的“幸存者偏差”,那么不妨再来看一个群体案例。

  中国女子围棋最强盛的时代,是上世纪80年代前后,芮乃伟、孔祥明、杨晖、华学明、张璇、丰芸等一批女将,实力与男棋手不相上下,在大赛上屡屡挑落男子顶尖高手。

  例如华学明击败大竹英雄、杨晖拿下武宫正树、张璇打进国内排名前十、芮乃伟更是暴走天下……

  当时的中国女棋手,是国家队体系中的一部分,有国家编制拿工资和津贴,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下棋。

  那时也没有单独的女子赛事,男女混合在一起训练和比赛,女棋手和男选手们一起摔打,这样对等的客观条件与竞争环境,早就了中国女子围棋黄金一代的不俗实力。

  如今叱咤棋坛的崔精,也是在与男子对等的竞争环境中打拼磨砺出来,她在韩国参加男子围甲联赛,在世界赛中与男子高手竞争。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棋类等智力运动中的性别分组。

  中日韩三国棋界都试图为女棋手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比如专设女子组比赛(只有女选手参加的赛事)。

  坊间有一种声音认为,棋类等智力运动不该分男女组,这种性别分组,是对女性的歧视。

  事实也许正好相反。目前的情况是,所谓“男子比赛”也是允许女棋手参加的,只要实力够强,女选手也能拿到好的成绩和收入,而女子比赛不允许男子参加,是女性专属。

  这些女子比赛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女选手群体创造了更多比赛机会和奖金收入,如果因为歧视女性的指控而被取消,女棋手们恐怕会最先反对。

  至于有声音称,专设女子比赛,是女子选手成为温室花朵、低水平竞争导致能力下降的原因,这恐怕更是无稽之谈。

  女子比赛起的是塔基作用,是维持女棋手的基数、让更多女选手能有棋下、有收入,不至于放弃棋手生涯,至于塔尖的事情,更多也要看个人修行。

  对于攀上塔尖的顶级女棋手来说,除了客观条件之外,专注的个人修行是提升实力的关键。再拿崔精举例,她的生活几乎单色调,一心扑在棋上,放弃了很多同龄女孩子多彩的生活方式。

  但也正因为如此,她也在棋上得到了回报。举个例子,参加围乙联赛,崔精赢一盘棋收入就有5万人民币,单靠下棋就能有很好的生活,形成了越强就收入越高,收入越高就越能心无旁顾、专注于棋的正向循环。

  另一个划时代的影响因素是人工智能。

  以往女棋手受训练环境、竞争对象、比赛机会的影响很大,一些最高水平的集体研究,有时是顶尖男棋手们垄断的小圈子资源。

  但现在,AI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犹如一本绝世武功秘籍对江湖上所有人公开,修行全在个人。崔精就说:“人工智能训练普及后,性别已变得不再重要,只要努力就可能有突破。”

  可以预期,在资源趋向对等的客观条件下,具有天赋和专注力的女棋手,会比过去更大规模的出现,并且更接近顶峰,像昨天两位女棋手斩落男子世界冠军的事情,恐怕也将越来越多的出现。(李普利)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温馨提示您:掌握最全面的资讯,最具有权威性的全讯导航网欢迎您!!!祝君愉快!!!广告联系飞机:@dhw33666  34928.com提供友情技术支持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全讯导航网-专业的菠菜导航网 版权所有